全球滚动:15岁少女减肥致死,“真胖还是假胖”隐藏着全社会的身材焦虑

  • 2023-06-02 11:22:55
  • 来源:腾讯新闻

15岁少女减肥致死,“真胖还是假胖”隐藏着全社会的身材焦虑

近日,广东一15岁少女因极端减肥不幸离世的消息让人悲痛万分。因罹患神经性厌食症,她生前最后的时刻体重仅有24.8kg。

我们对好身材的向往,到底是在迎合审美?还是在追求健康?


(相关资料图)

如何客观判断自己的胖瘦?并找到最有效、安全的减肥方法?

如何与有减肥烦恼的朋友、孩子沟通,让他们在重视体重管理的同时,不会因为体型而自卑、走上极端减肥的道路?

这一次,鹅滴医生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身材焦虑和健康体重管理之间的平衡。

本期嘉宾:

【问题一】BMI指数为什么能成为衡量胖瘦的标准?

陈伟:首先我们要明确,肥胖最大的影响不是外观,而是健康。

为了解肥胖和健康的关系,人们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观察到体重指数(BMI)和慢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关,当BMI超过24,慢性疾病风险开始逐渐增加;当BMI超过28,慢性疾病风险明显增多。因此,BMI并不是一个体型指标,而是疾病的预测指标。

图注:BMI,也叫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问题二】为什么人们的BMI近些年越来越高?

王葵: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聊聊BMI,尤其是关于“超重”的标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超重定义为:当所有人群的BMI从大到小排序时,处于最高位的15%。这个研究是基于1976-1980年间美国一次流调数据,基于20-29岁的人群。

也就是说,即使在那个年代,按照理论计算也必然有15%的年轻人处于“超重”状态。也就是说,超重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正常的人类现象。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均BMI逐渐升高,超重也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问题。

陈伟:很有意思的观点。2011年,在新加坡的一个面向11万华裔的调查中,研究者通过长期随诊观察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叫BMI的倒钟型曲线。

他们发现BMI太低的人死的也早,BMI太高的人死得也快。谁最容易活得长?在BMI的22-27之间,也即王老师说的体重超重一点的人活得更长。

其实在不同的年龄段,BMI对身体的指向性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参考BMI,可能是出于健康和审美的考虑;随着年纪增长,人稍微超重一些,精气神和肌肉的发达程度都会更高,当然就活得比较长一些。到老了,您还是胖点,活得更长!虽然是我们开玩笑说的话,但是是有一定道理的。

【问题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哪一个对肥胖影响更大?

陈伟:前一阵我们举办了一个活动叫“为肥胖者画像”有人说我是个先天的胖子,家里人全胖,我肯定跑不了。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肥胖确实有60%的影响源于基因。

但是仍然有40%-60%肥胖影响因素与后天相关。

第一是环境致胖。你呆在什么地方吃什么饭,胖人都愿意在一块吃。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吃外卖的,很少有活动的,天天喝饮料的,常处于一个不良的外交场合的,可能会出现环境致胖。

第二是生活方式。典型的肥胖者画像比如:一个人经常手里拿着饮料瓶,脚底穿拖鞋,从来不运动,每天熬夜到12点以后才睡、甚至到2点以后才到家,并且处于非常严酷的心理环境背景。这都是肥胖的典型后天原因,相信很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共鸣点。

后面这40%-60%都是可变因素,你如果改变了,就能够减肥成功。所以我们寻找到自己为什么胖比用什么方法减更重要。

【问题四】为什么人们经常把“瘦”与“成功”相关联?

王葵:把体重和智力程度联系,或觉得肥胖的人不自律,确实是比较明显的一种现象。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肥胖是有遗传因素,每个人控制体重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一样;因此肥胖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不自律。

而关于将肥胖跟成功与否联系,我觉得与媒体的宣传也有关系。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年轻的照片,那时候他是蛮胖的,至少不是个瘦小伙。但媒体讲乔布斯的故事时,往往就喜欢用他得病以后很瘦的照片,这种隐性的宣传倾向也可能影响了人们的看法。

【问题五】戒碳戒糖等行为值得提倡吗?

陈伟:BMJ和BMC两个国际权威医学杂志,都用了长时期对比断碳或极低碳水和常规饮食的结果,结果显示:

1.吃很少的碳水(小于20%功能比的碳水化合物)将明显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2.(吃极少碳水)平均寿命可能缩短三到四年。

这个实验还是在国外,在中国则更需警惕。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五千年以来都是吃粮食的,如果到这一代改成不吃粮食了,最终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会太好。总之,我们不建议为了减重或以健康为名限制碳水,应该回归平衡膳食,即有面有菜有肉有油。

用非人性的方法去减重,短期内可能确实有效,但既不持久,也影响心情,还容易反弹。我们建议大家寻找更科学的方法,长期把总能量限制在自己所需要的理想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数据分享给大家:生理学上人的大脑和心脏只会利用葡萄糖,而葡萄糖的最经济最明确的来源只有碳水化合物。人每天需要100克碳水,不吃够甚至不吃,人会越变越暴躁、越变越傻,影响生活健康。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六】什么样的人容易因减肥患上神经性厌食?怎样纠正青少年的极端减肥?

陈伟:在我们科,一年要看200多个神经性厌食的孩子,这个病有5%到10%的死亡率。

可能一开始孩子减肥的契机是因为体重,比如一个小朋友说“咱俩一块减肥吧,我们怎么这么胖?”青春期的孩子没有足够完整的判断力,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他可能玩命饿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孩子会逐渐变成因为心理性问题而抗拒食物,不仅仅为了减重。

曾经我遇到过,有一个小朋友为了让自己控制体重,每天跑马拉松,吃完饭就出去跑三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她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腿一定要像筷子一样。但是青春期就是在发育,我说你越跑越胖,为什么要去跑?她听完以后终于明白了,不去跑了,说“因为我在干一件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小孩也很聪明,只要你点透了,他就不去做了,很快就能恢复。

【问题七】我们是否来到了一个全民对身材都更加焦虑的一个时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王葵:因为审美没有固定的标准,本来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的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以胖为美,会把富态、贵相等跟胖联系。现在审美的变化,除了社会学的原因,还因为整体上生产力取得了进步,食物可获得性也越来越强,同时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将肥胖与疾病的风险联系,人们慢慢改变了对胖的认识。

工业革命后,人们渐渐把瘦跟美联系,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我们认为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

第一是媒体宣传,媒体的渗透力很强。比如我们去服装店买衣服,门口平面海报的模特都很瘦,我们很容易就感觉到瘦是现在所推崇的。

有个案例能很好地证明媒体对身材焦虑的影响:

曾经有学者在某太平洋岛国调查当地的女孩对自己身体的态度。他收集了两次数据,第一次是电视进入该地区之前,第二次是电视进入半年到一年后。

发现没有电视时,女孩们普遍对自己的身体持着比较正面的认识,不觉得自己需要瘦。但第二次调查的时候,他发现有更多的女孩对自己的身体不满,觉得自己太胖了,并出现了进食紊乱症状。这非常直观有力地告诉我们媒体在人们对美的认识、对我们身体的感知等方面的强大影响。

一些服装店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开始使用大码模特,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个是家庭因素。我们最近在做一个调查,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体重或体型持有负面的看法时,孩子更容易产生进食紊乱的相关行为。其实可能父母在说孩子的时候,也许只是随口一说,但孩子就比较走心。

第三个就是朋友。朋友之间的交流可能也会讨论说“我是不是太胖了”,这些都会改变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认知。社会就是由无数个我们组成的,所以人们也会越来越把瘦跟美联系在一块。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鹅滴医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撰稿:胡芸雯

编辑:李晓冬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非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