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检修是保障炼化生产安全平稳的关键举措。检修质量的好与坏、安全可靠性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着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还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经营效益的提高。本期“长周期运行·高质量检修”专题聚焦精益检修,深入报道炼化企业在检修中的有效举措和特色做法,探讨以高质量检修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敬请关注。
乌鲁木齐石化着力推进精益检修透视
(相关资料图)
5月18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简称乌石化)自主研发的Ⅱ代轻质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在炼油厂轻汽油醚化装置完成装填,总重量达2.5吨,实现该催化剂本土产业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更换催化剂是本轮检修的重要任务之一,乌石化在“智”造检修的路上全力以赴。
全面停工检修是为了更安全、更高效地生产运行。4月上旬以来,乌石化以精益检修为起点,瞄准长周期平稳运行、达到核准产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提升、2025年达到重污染天气绩效A级企业四大目标,延伸化工产业链,构建绿色低碳链,为实现下一周期“安稳长满优”运行蓄势赋能。
以精益检修为起点
奋进长周期运行
本轮检修是乌石化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深度最深、范围最广的大检修,计划用时72天完成停检开全程,检修计划涉及46套装置1.6万余项。在检修现场,“检修创造价值”“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安全,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效益”等标语跃入眼帘,高质量检修理念深入人心。
乌石化提出“停得稳、修得好、开得顺、长周期、创一流”目标,全力打造大检修精品工程。成立检修指挥部,提前编制《大检修指南》《大检修质量管理手册》《大检修标准化手册》及重点项目专项方案,根据检修类别,明确各类检修项目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检查点,设置公司级、生产运行部级、装置级三级质量控制体系。
“2023年大检修坚持‘应修必修不失修,修必修好不过修’和设备全生命周期效能费用比最大化的原则。”机动设备处高级主管袁照坤介绍。乌石化以“大检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及管理体系”统领检修全过程,在检修中同步推进技改技措、工程项目、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等重点工作,走出一条向内挖潜提质、向外增产增效的发展之路。
逢修必改,有的放矢开展检修是乌石化一贯的检修理念。“装置运行至‘四年一修’末期,风险管控难度加大,隐患增多。通过检修可以让装置恢复最佳工况,提升产品收率,实现平稳运行。”炼油厂副厂长柳永峰说。炼油厂编制“一装置一策”运行方案,从原料性质、加工负荷、互供物料、平稳率、设备运行参数等方面入手,找准生产痛点难点问题,以检修为契机逐一击破。大检修期间,乌石化共实施技改技措项目177项、开停工优化措施82项,全力整改和消除装置运行中暴露出的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问题。
科技加持,为安全兜底。乌石化依托智能化设备管控平台,加强对关键机组和主要装置的长周期攻关,细化关键机组特护方案,补齐长周期安全运行短板。“我们将红外热成像仪运用到检修中,过去看不见、摸不着、难检测的隐患点,如今一目了然,排查隐患的效率大幅提升。”检维修中心安全管理员张泉林说。
延伸化工产业链
深挖潜力扩产能
国家计划在2025年前退出8000万吨/年炼油产能,规模小、成本高、管理粗放的企业将加快被市场淘汰。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做精做特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乌石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推进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其中,增加新疆市场需要的PX、苯等化工产品,是延链补链的先决条件。公司紧紧抓住新疆培育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的机遇,进一步深挖潜力、扩产扩能,通过大检修,消除装置运行瓶颈,提升原油加工量,为产业链延伸提供坚实基础。
在百万吨芳烃装置区,工人忙碌,机器轰鸣。伴随着清脆的哨音,3台重型吊车起落有序,多项吊装作业同步开展,重芳烃塔底空冷降温除尘改造和重整生成油塔盘更换等4个技改项目每天都有新进展。项目完成后将破除芳烃系列装置高负荷运行瓶颈,实现节能降耗。
“通过检修,重点解决分离效果差、吸附分离进料无效组分量高等问题。让百万吨芳烃装置不仅大,而且要强。”芳烃生产部副主任夏刚说。
根据自治区芳烃产业布局及建设项目需求,乌石化公司延伸芳烃产业链,加快推进200万吨/年PTA项目,结合“新疆棉花产量高”的优势,补齐“炼油—PX—PTA—聚酯—化纤—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促进新疆棉纺织业深度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链
绘就发展新图景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在大检修中,乌石化推动一系列项目落地,使发展底色更绿、成色更足。
降碳减污,加快推进储运设施、污水处理、密闭除焦治理等12项VOCs深度治理项目有序实施,全力创建绿色企业,打造无异味工厂。
点绿成金,生产装置实施低温热能回收利用改造,将原先无处可去的装置余热换个地方继续“发光发热”,运用到装置伴热、罐区加热原油,预计每年节约蒸汽38.6万吨,同时降低污水外排量。
追新逐绿,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并投用,回收化肥副产二氧化碳,送至油田驱油和封存。积极开展绿电消纳、氢能、CCS/CCUS业务布局,持续提升环保治理能力,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此外,乌石化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升级,推进环保绩效创A,持续提升环保治理能力。“通过给装置做个小手术,消除冬季‘小白龙’,预计每年可节约蒸汽1.4万吨。”热电生产部设备技术科科长范光辉说,此次检修实施16项小型技改技措,推进节能降碳工作落地见效。
初夏尤清和,美好亦未歇。大检修的72天,是一段宝贵的留白,一个绿色、安全、高效的乌石化值得期待。检修之后,乌石化将持续守稳能源保供阵地,延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采访手记
对于炼化企业来说,大检修是强身健体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乌石化来说,在“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引领下,检修彻底、毫不犹豫。高质量检修,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下一个运行周期的起点,更是安全平稳生产的底气。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可言的攻坚战。检修任务异常繁重,破除装置瓶颈,实现“大平稳出大效益”;治理安全环保隐患,满足安全环保新要求;推进技改技措项目落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好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牢牢把握市场脉搏。
停工,检修,再出发。在全体员工共同绘就的检修画卷上,以“安全、绿色、担当有为”这些关键词作注脚的一幕幕检修细节图景生动又清晰。
安全当先。落实“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以“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为目标,有效构建“三方四级”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工艺、检修界面的交接,扎实推进大检修现场HSE标准化管理。
绿色托底。在检修中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实现“油不落地、气不上天、声不扰民、尘不飞扬”。妥善收集、处理、处置“三废”,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实现大检修环保指标全过程受控。
担当有为。参检将士把检修作为现阶段的头等大事,本着对企业负责、为荣誉而战的使命担当,坚决做到“修得好、开得起、稳得住、标定优”,奋力夺取大检修的全面胜利,扎实筑牢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根基。
大检修,是一次集体的“亮剑”。历经千锤百炼,装置定能运行得更稳,企业也将发展更优,变得更强。(记者邓芸黄丽华)
圆桌论坛:如何统筹兼顾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
嘉宾观点:将HSE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工作始终
■兰州石化公司机动部部长吴育新:
装置长周期运行,对大检修的深度、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大检修的特殊性,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完成各项复杂任务。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的关系,始终将“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HSE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修效率。
一要做好前期准备。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严格落实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炼化装置大检修规范化管理100条》的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提前完成长周期材料备件采购,尽早确定施工队伍并由双方技术人员深度交底对接,编写施工方案、检修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准备好施工机具,高度关注、同步实施技改技措项目。
二要创新技术应用。大力推行工厂化预制,对具备提前预制条件的项目尽量完成工厂化预制,既能提高施工效率,又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积极采用脉冲涡流扫查等新检测技术,发现设备深层次隐患;大力推广信息化管控平台和智能监控技术,加强检修全过程管控,确保检修效率质量。
三要高度关注人的管理。由于大检修特种作业较多,因此在检修过程中要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及超资质作业等情况,避免留下质量隐患,切实提高检修质量和水平。(徐雪萍采访)
嘉宾观点: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检修水平
■锦州石化公司机动设备处处长霍建:
检修效率与质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应该重点关注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课题,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检修方案与策略的常态化完善,提早对接检修计划,编制“一装置一策”“一机一品一策”的检修策略,明确检修计划准备、检修备件材料准备、检修策略和方案准备、技改技措准备、安全环保准备、检修质量准备、施工力量准备、对接交底准备、检修预制准备等重点内容。
二是做好检修过程管控的标准制定与执行,组建检修准备、检修计划、费用、施工方案、质量验收5个工作组,推行检修工作量、人员、机具、费用、排程等清单化、程序化、标准化,在检修准备、过程管理和总结评价等方面细化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措施。
三是做好重点环节的标准化检修,例如大机组检修标准化、定力矩紧固标准化、储罐检修标准化、明确专业化检修施工队伍等。
四是提高检修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水平。信息化平台可分模块显示重点检修内容及检修进度等,实现检修内容可视化、检修资料信息化管理。
五是提高检修总结评价质量,通过完善检修评价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检修“回头看”、检修总结评价等手段,形成检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谭月采访)
嘉宾观点:找准优质与高效的内核平衡点
■四川石化公司机动设备处处长张恩贵:
质量是安全环保的基础,效率是良好效益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其本质目标是通过优质、高效的检修,为下一周期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夯实基础。要找准优质与高效的内核平衡点,全面落实大检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努力做实规定动作、做优自选动作、做强创新动作,实现精益化检修。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公司级、部门级、装置级”三级纵向实施、“公司机关管理部门、二级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四方横向协同的管控体系,做到总体统筹科学化、管理流程集约化、质量确认表单化、进度控制节点化、安全管控严谨化、施工过程标准化、现场管理规范化,实现管控体系全过程、多维度覆盖。
二是强化预知性维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和风险分析技术,充分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判存在的隐患,从而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与检修策略有机结合,科学合理控制设备开盖率,有效压减大修时间。
三是发挥新技术效用,运用螺栓超声波清洗、换热器集中清洗试压、法兰二维码标牌识别、易腐蚀部位涡流扫查等新技术,模块化分解各项任务,提高整体工作标准,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用好ERP平台、作业许可等系统数据,通过大检修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施工质量、检修承包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控,真正做到检修信息可视化、数据录入规范化、业务管理模块化、统计结果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
四是开展全方位对标,充分总结上一周期大检修的成功做法,借鉴兄弟企业的优秀经验,有针对性地查找不足、细化方案,推动试点经验传递并动态完善优化,形成企业层面执行率高的全过程精益化检修管理方案。(王超杨尚陶采访)
企业实践》》》
标准化 辽阳石化检修作业全程受控 安全责任可落实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志强)“大家仔细核对测量数据,任何一个质量控制点都不要漏掉。”5月18日,辽阳石化烯烃运行部裂解装置区主任葛文磊在检修现场指挥压缩机检修回装工作时说。
辽阳石化公司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从“管结果”转变为“管过程”,层层落实质量监管责任,从严从实把好检修质量关。自今年4月停产大检修工作启动以来,公司4108项检修作业全程受控,为实现高质量检修、保证开车后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辽阳石化坚持“修必精修、质量至上”原则,以系统化思维协调检修重要节点和关键路径,在执行规范规程上下功夫。每个检修关键点必须经过“作业人员自检、施工单位专检、生产单位联检”三个确认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步骤操作,每一步操作做到有监督、有确认、有记录,保证各工序检修质量可追溯、安全责任可落实。
在检修现场,工具区、配件区、装配区、安全通道泾渭分明,实行封闭式管理;设备零部件大到机盖小到螺栓,全部标明编号整齐摆放;作业票、检修数据挂在检修看板上,一目了然。动火、高空等危险作业更是升级管理、严格要求,参检人员突出抓好安全监管和施工组织,确保检修工作有序推进。“我们坚持细节至上,每一道检修工序都要双人确认,确保高质量完成每一个检修环节。”全国技术能手、辽阳石化建修公司维修一班班长岳景春说。
专业化 长庆石化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强化过程管控
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王永鹤)“专业的定力矩紧固就是不一样,这次装置气密检查没有泄漏点。”5月22日,在长庆石化溶剂脱沥青装置现场,运行一部运行一班副班长王主为法兰定力矩紧固效果竖起大拇指。
在2023年大检修中,长庆石化公司坚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通过检修队伍专业化、检修工具专业化、质量和安全监督专业化的检修新模式,规范检修流程,强化过程管控,保障大检修工作高质量完成。这个公司在选商阶段,就将机组机泵打包处理,签订“1+N+2”服务合同,由1家专业队伍进行现场检修,N家原配件厂商和2家紧急备件加工厂商提供支持,力保检修全过程专业受控。这个公司采用“常规检修+返厂维修+专家指导”的模式,细化每台机组的检修要点。机组回装前,由属地人员、监理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三方确认,专业咨询服务人员全程跟踪,确保检修各环节该修必修、修必修好。
这个公司搭建法兰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把4982对法兰的拆卸、检查和回装作业信息,全部录入数字化法兰信息管理平台。工作人员通过扫描现场二维码实时掌握检修情况。在回装阶段,公司引入专业化定力矩紧固团队,配备专业化紧固及清洗机具进行回装作业。回装完成后,第三方监督人员和属地技术人员核对法兰紧固数据,检查紧固质量,全面保障法兰检修质量。
现场直击》》》
技术改造 让提质增效动力更足
5月22日,哈尔滨石化公司催化装置直径为3.6米、总质量达121吨的稳定塔C-304下半段完成吊装,标志着催化装置“减油增化”消瓶颈技术改造项目关键节点如期完成。
为什么装置每逢大修就要进行改造?技改技措在装置运行中有多重要,对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苯抽提技改项目现场一探究竟。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吊车挥舞吊臂,施工人员正在有序安装设备。“苯抽提技改项目以催化装置‘减油增化’消瓶颈技术改造为主线,内容涉及催化汽油深加工流程,通过完善苯抽提加工技术,增产高效附加值产品。”苯抽提装置技术组组长单旭告诉记者。目前,催化装置“减油增化”消瓶颈技术改造项目在苯抽提区域的土建施工已经顺利完成,28台主要设备全部安装就位。
“大修之年是技术改造的窗口期,也是提升装置动力的最佳时机。”公司科技规划发展处张海峰说,“通过多年积累,哈尔滨石化公司形成了‘装置停车检修同步抓技改’的管理模式,技术改造从节能减排到转型升级,渗透到检修现场各个领域。今年大修我们主要实施24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涉及隐患治理、优化运行、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提质增效等方面。”
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是装置检修改造的主要目的,也是检修投资必须要算的一笔回报账。
两年前,哈尔滨石化公司就着手梳理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征集统计本次检修需要实施的技改项目。经过方案确定、可研设计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了公司2023年检修技改清单。80万吨/年航煤产能建设、国Ⅵ_B汽油生产消瓶颈技术改造、催化装置“减油增化”消瓶颈技术改造三大项目是此次检修的重中之重。其中,航煤产能建设项目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80万吨,可满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航煤需求,进一步拓展创效空间,让提质增效动力更足。
好处远不止这些。除了切实提高装置产能外,技改项目还在环保优化、质量升级等方面释放红利。国Ⅵ_B汽油生产消瓶颈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升公司国Ⅵ_B车用汽油生产标准,大幅降低车辆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记者姜佩峰)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非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